厭氧生物濾池(圖6-5)工藝在濾池內(nèi)設置填料,池頂擊封,廢水由池底進入,頂部排出,填料浸于水中,微生物附著生長在填料之上,不隨出氷流出,形’成生物膜。生物膜與填充材料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濾床,因此可以在較短的水力停留時間下取得較長的污泥齡,平均細胞停留時間可長達100d以上。其工藝流程如圖6-6所示。
圖6-5厭氧生物濾池結構7K意
圖6-6厭氧生物濾池工藝流程
厭氧生物濾池有以下優(yōu)點:生物固體濃度高,因此可以獲得較高的有機負荷;微生物固體停留時間長,因此可以縮短水力停留時間,耐沖擊負荷能力也較強;啟動時間短,停止運行后再啟動比較容易;不需污泥回流,運行管理方便。其缺點是載體相當昂貴。再就是如采用填料不當,在污水
懸浮物較多的情況下容易發(fā)生短路和堵塞。
厭氧生物濾池運行初期不要采用過高負荷,應當隨著厭氧微生物對處理污水的適應,逐步提高負荷。對高濃度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質(zhì)的廢水,在啟動時要進行稀釋.并隨著厭氧微生物的適應,逐步減少稀釋倍數(shù)。正確選擇填料對含懸浮物的污水處理過程很重要,如選擇粒徑較大及孔隙度較大的填料可以有效降低反應器堵塞次數(shù)。反應器運行過程中,要保持溫度和pH的相對穩(wěn)定,否則會影響微生物活性,進而不利于處理過程的順利進行。
相關產(chǎn)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