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業(yè)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.產生的大量固體
懸浮物質,是由有機殘片、細菌菌體、無機顆粒、膠體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。這些物質統(tǒng)稱為污泥。污泥量通常占污水量體積的0.3%~0.5%,質量約為污水處理量的1%~2%。而污水效率的提高,會使污泥數(shù)量增加,對于
深度處理,污泥量會增加0.5~1倍。
污泥的來源分為兩大類:
(1)污水中早已存在的,如各種自然沉淀中截留的懸浮物質;
(2)污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,如生物處理和化學處理過程中,由原來的溶解性物質和膠體物質轉化而成的懸浮物質。
城市污水廠的污泥主要有:柵渣、
沉砂池沉渣、
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生物污泥等。柵渣呈垃圾狀,沉砂池沉渣中密度較大的無機顆粒含量較高,所以這兩者一般作為垃圾處置。初沉池污泥還含有病原體和重金屬化合物等。二沉池污泥基本上是微生物機體,含水率高,數(shù)量多。這兩者因富含有機物,容易腐化、破壞環(huán)境,必須妥善處置。
工業(yè)廢處理后產生的污泥,有的和城市污水廠相同,有的不同,有些特殊的工業(yè)污泥有可能作為資源利用。
相關產品